“南国杯”2017海南省第二届旅游商品大赛暨参选首届中国民族旅游商品大赛颁奖典礼活动与2017年8月31日上午在海口举行。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陈铁军出席典礼并就新形式下如何创新发展旅游商品做了重要讲话。
陈铁军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协会要尽快搭建商企桥梁,快速进行创新型旅游商品的成果转化。他说:举办大赛旨在于唤醒我省旅游商品行业的创新意识,使创新成为发展旅游商品的常态。但它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让我省的创新型产品通过设计、生产、营销等环节迅速进入消费领域,快速打开市场,占领市场,锻造出一批具有我省本土特色旅游商品及特色名优品牌,使我省丰富的旅游商品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最终实现富民强省战略。同时,要以创新模式为抓手,积极探索与尝试生产制造模式与开发营销模式的不断创新,促进旅游商品产业的全面发展。在创新开发模式方面要善假于物,用人之长,补己之短。要着力与国内外著名的设计单位,大型企业的研发机构、各高等院校进行广泛而深度的合作,要学会利用外部资源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只有这样,我们的创新水平才能走在时代前沿;在生产制造模式方面,除了要巩固提高旅商商品企业自有的工厂、车间,提升其精细化程度外,还有善于把握机遇,适时的加强与外部有效资源分工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使生产加工向基地化,标准化的方向迈进;在营销模式的发展创新方面要引导我们的旅游商品企业走出景区,进入街区。以往,我们一提到旅游商品的销售就会首先想到如何进入景区,卖给游客。这种思维定式现在开了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局限性了。随着我省全域旅游的战略的全面实施,景区与街区的游乐功能差异在不算缩小,景区已经不是未来游客专属游乐场所。所以,我们要着力创新旅游商品营销新模式,然我们的商品进入全域旅游的所有休闲空间,包括:城市街区,特色小镇,特色乡村,大型旅游服务区,自驾游露营地,奥特莱斯,机场、动车站等。也要和国内外著名商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让我们的旅游商品进入到国内各大商超,网店。同时注重品牌营销,打造一批具有我省本土特色的名优品牌旅游商品。
本次大赛共征集参赛作品653件之多。其中海南本地参赛作品606件,台湾47件。参赛单位(包括大陆和台湾)近100家企业。更令人欣喜的是,参赛作品的类别覆盖了国家大赛设定参赛的20大类全部。其中旅游特色食品类,旅游茶品类,旅游纺织类,旅游化妆品类,旅游工艺品类等参赛作品的数量排在前列。旅游酒类,,旅游个人装备类,旅游首饰类,旅游纪念品类居中。旅游电器类、旅游电子类,旅游金属类,旅游合成品类等数量较少。
本次大赛严格按照地域性、独创性,实用性,市场性,示范性的评审标准进行评审,评审组的专家们经过三轮两审的认真选评,最终从650余件参赛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35件,其中金奖12件,银奖14件,铜奖9件。
从本次大赛作品征集及评审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参赛作品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明显好于去年,主要突出以下特点: 第一,作品类别覆盖范围广。去年“槟榔谷”杯旅游商品大赛我们征集的范围是10类参赛作品,而实际征集到的是9类。而今年“南国杯”旅游商品大赛我们是按照 国家设定的20大类征集,值得欣慰的是,经过不懈的努力,20大类今年全 覆盖。 第二,创新性明显提高。
第三,产品选材上充分体现了地域性。很大一部分参赛产品充分的利用了海南特有的或者独有的地域性资源,如椰壳、贝壳、黄花梨、海南沉香,火山岩、椰子等原材料进行加工设计。第四,参赛作品在文化的挖掘上着重突出了海南当地特色与少数民族文化内 涵,如骑楼、船形屋、黎苗的图腾文化等。
第五,一些参赛产品在设计理念上,也由原来的“拿来主义”变成了用提炼、浓缩的方法,将海南文化精粹突出体现,使商品更符 合流行趋势、大众需求和国际潮流。 第六,实用性功能逐渐凸显。从多数参赛作品的功能性来看,大部分参赛作品 已经从原来的旅游商品就是旅游纪念品的思维模式中跳了出来,更加注重产品的实用性,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