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粗榧隶属三尖杉科三尖杉属,又名西双版纳粗榧、薄叶三尖杉。其高可达20米。柱状的树干高耸挺拔,光滑的树皮上常有薄片状脱落。硕大的树冠枝叶茂密,翠色欲滴。整个树形干净利落又兼具飘逸洒脱的气质,宛若书法的行笔美。
海南粗榧每年3月-4月开花,花为单性花,雌雄异株。雄花和雌花皆聚生成圆球状,生于叶腋。9月-10月种实成熟,海南粗榧的种实为核果,微扁的种实集聚在叶片附近,或是垂挂在枝头,其卵状椭圆形的外形有些像橄榄的形态,甚是可爱。
分布与生境
分布与生境
分布于中国广东(信宜)、海南(五指山、尖峰岭、黎母岭)、广西容县、云南东南部(富宁、广南、麻栗坡)及西部(龙陵)、西藏东南部(墨脱)。模式标本采自海南岛五指山。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树干通直,高20~25米,胸径可达60~110厘米;树皮通常浅褐色或褐色,稀红紫色,裂成片状脱落。枝基部有宿存芽鳞,髓心中部具1树脂道。叶交互对生,两列,线形,质地较薄,中上部向上侧微弯或直,长2~4厘米,宽2.5~3.3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圆截形或圆形,几无柄,两面中脉隆起,上面绿色,下面有两条白色气孔带。雌雄异株,偶有同株;雄球花6~8聚生,圆球状,腋生,直径6~9毫米,总梗长约4~5毫米,雌球花具长梗,生于小枝基部苞腋,稀顶生,有数对交互对生的苞片,每苞腋着生2胚珠,胚珠生于球托之上,通常2~8个发育。种子簇生于梗端,翌年成熟,下垂,全部包于肉质假种皮中,倒卵状椭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圆卵形,微扁,长2.2~3.2厘米,顶端有突尖,成熟时假种皮常呈红色。
药用价值
【性性】:苦;涩;性温;
【功能主治】:抗癌。主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
目前的科学研究已经证明,海南粗榧树体内天然合成的酯类生物碱含有种类最多,共有11种,尤其是国内外报道中对动物和临床有显著抑瘤作用的4种酯碱在海南粗榧中含量最高,对各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癌有特殊疗效。海南粗榧树皮、树干、枝叶和种子中都能提取药物成分。
令人唏嘘的是,一举成名的海南粗榧也因此“惹祸上身”。作为三尖杉科植物中分布最南的树种,海南粗榧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很高,要求阴凉湿润、云雾缭绕,相对湿度在80%以上的环境,并且生长缓慢。不合理的人为采伐加上生境破坏,导致被采伐的资源在短时间内很难得到更新和恢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中国珍稀植物红皮书》中,海南粗榧被列为濒危级珍稀植物,是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植物。